
“十二五”期间,钢铁及其产业链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钢铁工业迎来了生产与消费的峰值区,市场供大于求矛盾异常突出,钢铁企业退出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另一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列在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首,钢铁行业更是被国家列为重点去产能行业之一。 在钢铁市场供不应求时期,价格攀升对中国钢铁行业是“福”,但“福”中隐藏着的“祸”就是发展中的产能过剩和无序竞争过度;当钢铁市场供大于求时,价格下跌对中国钢铁行业是“祸”,但“祸”里隐藏着的“福”就是观念再更新和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钢铁行业想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实现转型升级,就要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最终实现由粗放式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由钢铁制造商向材料服务商转变,实现钢铁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规模效益并非是钢铁企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因此,从以量取胜阶段过渡到以质取胜,转变思维才能摆脱困境,绿色发展、创新发展才是根本出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工业经历了由自力更生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要走好今后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的道路,就要明确供大于求趋势长期化、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增加、产品竞争会日趋激烈这3 个前提。未来技术进步的方向应该是按照用户的需求,做好专业化、差异化、高品质化,不断向高质量、高性能、可持续发展转变。其中,高质量高性能是指产品高强度、轻量化、耐腐蚀、长寿命,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生产低消耗、低排放、低成本、高效率。
挑战和机遇共存的,中国仍旧拥有着全世界钢铁消费最大的市场,只要选对了转型发展的方向,这些困难都可以逐步解决。钢铁企业要有一个整体的构思,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国钢铁企业潜力巨大,关键在于要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把钢铁行业通过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抬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这样才能推动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钢铁强国。
2016 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钢铁行业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中央经济工作“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与钢铁行业实际相结合,积极化解产能过剩,加大国际产能合作,引导行业兼并重组,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不断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市场秩序,努力实现“十三五” 发展的良好开局。
至此春节之际,衷心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幸福安康!
|